2025 年 6 月,拜仁慕尼黑名誉主席乌利・赫内斯与德国名宿洛塔尔・马特乌斯之间的激烈争执成为德国足坛焦点。事件起因于马特乌斯在《图片报》上对斯图加特前锋尼克・沃尔特马德转会费的评估。马特乌斯认为,若拜仁求购这位 23 岁的德国 U21 国脚,8000 万至 1 亿欧元的转会费并不夸张,甚至直言 “6000 万欧元太少”。这一言论立即引发赫内斯的强烈反击,他在《踢球者》采访中措辞严厉地称马特乌斯 “脑子不正常”,并指责其通过抬高价格向斯图加特施压,试图将德甲同行置于 “交易失败者” 的舆论困境。
赫内斯的批评并非孤立事件。他点名了包括马特乌斯、迪迪・哈曼、弗雷迪・博比奇等在内的多名德国足坛名宿,称他们 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的眼中钉”。赫内斯认为,这些专家的言论缺乏实际责任,却通过媒体干预转会谈判,可能破坏德甲俱乐部间的合作生态。例如,他指出马特乌斯此前对勒沃库森中场弗洛里安・维尔茨的估值(2.5 亿欧元)同样脱离实际,最终导致维尔茨以 1.5 亿欧元加盟巴萨,而拜仁因不愿支付溢价错失机会。
拜仁监事会主席赫伯特・海纳在这场争执中旗帜鲜明地站在赫内斯一边。他在《图片报》采访中强调,赫内斯对拜仁的价值是无价的,其专业知识、经验和对俱乐部的投入 “无法用金钱衡量”。海纳特别指出,赫内斯作为监事会成员仍深度参与拜仁决策,而马特乌斯作为评论员无需承担实际责任,其言论本质是 “站在场边喊叫”,与赫内斯 “在球场中央掌控俱乐部命运” 的角色不可同日而语。
海纳的表态折射出拜仁高层对赫内斯的绝对信任。作为拜仁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,赫内斯球员时代曾随队赢得 3 次欧冠冠军和 1 次世界杯冠军,退役后更以管理层身份带领拜仁从财务危机中崛起,打造了 21 世纪欧洲最稳定的豪门之一。他主导的 “50+1” 政策确保俱乐部不被资本绑架,而通过出售鲁梅尼格、引进马特乌斯等关键操作,赫内斯奠定了拜仁长期竞争力的基础。即便在 2019 年因税务问题短暂离职后,赫内斯仍以名誉主席身份参与监事会,其影响力渗透到转会策略、青训体系等各个层面。
面对指责,马特乌斯在德国天空体育专栏中逐条反驳。他强调自己的估值基于市场现实:多特蒙德边锋吉滕斯本赛季表现平平,但转会切尔西仍需 6000 万欧元;法兰克福前锋埃基蒂克因合同剩余年限较长,标价高达 1 亿欧元。马特乌斯认为,沃尔特马德作为斯图加特核心(上赛季 17 球 3 助攻),且合同至 2028 年无解约条款,其实际价值应在 8000 万至 1 亿欧元之间。他讽刺赫内斯 “活在 20 世纪的转会市场”,并质疑拜仁球探系统的失职 —— 早在沃尔特马德效力云达不来梅时,拜仁就应关注这位潜力新星,而非花费 5000 万欧元引进表现低迷的帕利尼亚。
马特乌斯的批评触及拜仁近年来的痛点。尽管赫内斯时代的 “精准引援” 策略(如里贝里、罗本)曾大获成功,但近年拜仁在转会市场上的犹豫和保守备受诟病。例如,2024 年赫内斯公开表示 “不会支付天价转会费”,导致拜仁错失维尔茨、尼科・威廉姆斯等目标,最终被迫以高价签下帕利尼亚和奥利塞等备选球员。马特乌斯指出,拜仁在穆西亚拉合同中设定 1.8 亿欧元违约金,却不愿为同级别新星支付溢价,这种 “双重标准” 正在削弱俱乐部的竞争力。
华体会体育这场争执不仅是个人恩怨,更暴露了现代足球商业化背景下的代际观念冲突。赫内斯代表的是传统俱乐部管理者的思维:注重财务稳健、内部培养和长期规划,对金元足球持谨慎态度。他在 2024 年曾明确表示 “拜仁不会为一名球员支付超过 1 亿欧元”,并强调 “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”。而马特乌斯作为电视评论员,更贴近媒体和市场逻辑,其言论反映了球迷对 “巨星效应” 的期待和对转会市场透明度的需求。
从行业角度看,专家言论对转会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。例如,马特乌斯对沃尔特马德的估值可能迫使斯图加特提高要价,而赫内斯的批评则可能引发其他俱乐部对拜仁的警惕。这种 “舆论博弈” 在德甲尤为明显 —— 拜仁作为联赛标杆,其转会策略往往被视为行业风向标,而名宿的公开分歧可能加剧其他俱乐部的观望态度。
这场争执在德国足坛引发广泛讨论。名宿迪迪・哈曼认为,马特乌斯的估值虽偏高,但赫内斯的批评 “缺乏建设性”,并指出拜仁若坚持 5000 万欧元的心理价位,可能错失沃尔特马德。《慕尼黑信使报》则分析,沃尔特马德的技术特点(1 米 98 的身高却擅长影锋位置)与拜仁现有阵容存在冲突,其加盟可能导致穆西亚拉被迫改打边路,这一风险需在谈判中权衡。
截至 2025 年 7 月 1 日,拜仁与斯图加特的谈判仍陷入僵局。斯图加特坚持 1 亿欧元标价,而拜仁最高报价仅 5500 万欧元。沃尔特马德本人已明确表示 “今夏只愿加盟拜仁”,并与拜仁草签了一份至 2030 年的合同。这种 “球员倒逼俱乐部” 的态势,可能迫使拜仁在赫内斯的保守策略与市场现实之间寻找妥协点。
海纳对赫内斯的力挺,本质上是对拜仁传统价值观的捍卫 —— 在资本浪潮中坚守财务自律,在舆论喧嚣中维护管理层权威。然而,马特乌斯的质疑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在足球商业化不可逆的今天,拜仁若想保持竞争力,或许需要在赫内斯的谨慎与市场的激进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。这场争执远未结束,它既是两位足坛传奇的个人较量,也是两种足球哲学的碰撞,其结果将深刻影响拜仁乃至整个德甲的未来走向。